[size=5][b] 如何将一片叶子拍出新意? [size=3] 事情是这样的,之前在豆瓣话题下发了这张图片,被一些豆友询问怎么拍摄和后期。
之前有点小忙,我一直无暇认真交流,今天花点时间专门写篇日志分享下这个小技巧,希望在拍落叶缤纷的秋季里,让更多的豆友获得创意拍叶子的新体验。
上面这张图是2018年拍的,所以原图暂未找出,只能在相册里随机找到一张有叶子的图片,借此主要说明下后期的制作过程。 注意:“分散”型特效适合的底图 这种图片的后期效果叫做“分散”,有些后期App里已经有这种神奇的功能,比如我下面要举例的PicsArt(非广告帖)。但其对于对于底图有选择要求,包括修图的逻辑上,都有些值得注意的前提,我先说说我的思考👇。 该效果的底图对象最好能聚焦到某个事物,比如一片叶子,一个物件,一个人等。过于零散或元素过多的画面,还是先做点减法吧~ 比如下面这两张图,左侧图是场景画面,右侧图是事物聚焦,建议用右图用“分散”特效更能出彩。更何况第一张图里的日暮时分牧羊归途,场景故事感已经很强烈,做过多的后期特效反而成了累赘;而第二张图,看起来有聚焦,有留白(对的“留白”很重要,我下面会提及其重要性),但实际上也并不怎么出彩,所以我选择对其做一点“分散”特效,让它更有意思。
第一步,下载PicsArtApp并打开“工具-分散”。 声明下,对于原图的美化滤镜,我不做过多陈述,毕竟每张图片都有它自己的宿命,每个人拍的每张图都有它自己所被注定的风格。 当你像面对潘多拉魔盒般地打开PicsArt后,你会发现功能蛮多的,但这次请聚焦在“工具”里的“分散”功能上,kick-off~
第二步,选择效果面积。 选择合适的涂色笔触尺寸,小笔触适合在叶子边角涂色。
说实话,这一步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,但是如果你涂得越精细,后期效果自然越加逼真自然。这算是不同人做出不同效果后期的工夫所在了。 比如下面这个花瓣上,你如果能涂满第二张的效果即可,但如果能再精细到第三张的花瓣边角,最后成品自然更出色。
请注意!这里有个重要的修图逻辑——不要将整个对象涂满,留一半,涂一半,这样才能看出对象原来的样子和分散裂变后的效果。👇
第三步,调整细节。 接着下一步,调整细节。其中涉及到五种细节工具,别觉得复杂,我下面会具体示意,让你一目了然去做选择。
细节工具01:变形——决定形状。 看到下图两个数值的区别了吗?“变形”的数值越大,越接近于正三角形;数值越小,越接近于菱形等,即数值变化会影响你的分散形状。
细节工具02:尺寸——决定面积。 下图呈现了不同尺寸数值的变化,这个很简单了,数值越大,分散形状的面积越大;数值越小,分散形状的面积越小。一般的话,我会建议数值不要过大,要考虑到分散效果的炸裂感。
细节工具03:方向——决定方向。 感觉我这个小标题说了句废话。。你自己看下图示例即可。不同大小数值,会将分散性状对准不同方向拉开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角度是可以360°旋转,所以对于这张花图,我会选择中间那张图的效果,即大概180°的方向,因为——花的左侧有留白空间。
细节工具04:减淡——决定真实感。 为什么“减淡”会决定画面的真实感?当你拨动下面的数据值,会对其分散效果的渐变感产生不同影响。越小的数值,会让分散面积渐暗。 这点的修图逻辑和做音乐、做影视后期、做PPT动效的道理一样,即渐变、淡入、淡出等,效果不会过于生硬。
细节工具05:混合——看你兴趣。 这点我一般不用,因为我都是将图片做了一定的滤镜式色彩处理后再做,所以不需要什么叠底、加亮等效果了,看你自己兴趣。
最后一步,导出图,不用我教了吧~
写在最后 对于我选择的这张图,我没有过多优化,只是为了方便跟大家分享下这个后期特效。这种图,还适用于一些其他的画面,比如👇
在路边偶然遇到的两位美团外卖小哥,以及同样金黄色“衣裳”的银杏叶,那时我在想,右边的路灯过于明亮,且三个对象都是金黄色,我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特效让叶子飘散开,也符合银杏叶飘扬的场景感,然后让画面增加了一丝动感,同步弱化掉后面的灯光影响。所以用了这个“银杏叶漫游指南”的特效。
今年春节时给朋友写的亲笔祝福,其中那个“病”字,我让它裂开了。
最后想说一句,任何特效都是工具,给你用的,真正关键的在于你对于摄影图片的思路,以及你对这张图的期待。所以无论是一个人,一片叶子,还是一图秋天,你都可以合理利用后期特效,展开你的想象,P出令人满意的图片。 | |